疫情冲击 挑战重重
在本轮疫情的冲击下,各地先后颁布了疫情防控政策和居家办公的倡导,导致很多化妆品企业被迫按下了暂停键——原料包装供应短缺,生产线受阻,线下销售基本停滞,线上销售也因物流问题受到多方制约,整个化妆品行业的供应链体系都经受了重重考验。
皮肤学级护肤品集团安德普泰在此次疫情冲击下,也遭遇了一系列挑战。据悉,安德普泰最大的生产工厂位于长春,前段时间的吉林疫情导致工厂员工出勤到岗受阻,产品的生产速度与效率经受了考验;上海疫情绵延,致使全国仓储和物流的承压和运行都受到了影响,安德普泰以长三角为中心的供应体系面临较大压力;近期北京的疫情反复,导致了一系列学术活动和会议的延期,对于安德普泰集团总部的研发工作也是一种考验。
可幸的是,随着各地疫情平稳与政策推进,安德普泰等部分化妆品企业逐步恢复了工作生产,并依靠自身坚实的内核建设,为企业更长远的发展按下了“加速键”。
柔性抗压 源于积累与坚守
自2020年开始,面对疫情的挑战与多变的市场环境,化妆品企业纷纷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供应链体系,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但是,如何才能能够做到从发现需求,到快速开展产品研发与生产供应,这就需要企业的供应链体系拥有快速应对变化的柔性能力(灵活性)与抗压能力(稳定力)。
得益于过往坚持优化供应链生产布局的优势——安德普泰在疫情之下,基于以用户为中心,且具备柔性抗压能力的供应链,为旗下子品牌芙清、芙芙、芙清密钥的产品研发、采购、生产与供应工作,提供了灵活调整的空间与相对稳定的供应。
其中,灵活性主要依托于安德普泰自身的资源协调能力与数智化生产的能力。
在意识到本轮疫情情况的复杂性之后,安德普泰的供应链部门敏锐地调整了库存布局——使用中心仓+分仓模式,在非疫区建立了物流仓库,同时营销团队也调整优化供货产品结构,以平衡市场供求。当然,这样的布局调整让供应链承受了更大的成本与管理压力,但也最大化的保障了市场及时稳定的供应。
此外,在过去几年里,安德普泰一直非常注重智能工厂系统的开发与建设。其中,小安AI系统作为安德普泰智能管理的核心系统,主要负责对研发、生产、销售流程任务进行智能管理和收集,确保各个系统的数据衔接流畅,效率更高;而数字化核心系统(即数据湖分析系统),主要负责业务流程中的数据收集及处理。数智化系统能够实现将数据集中到数据中心,并将信息实时分发给每个工厂;通过信息的对流,实现订单的及时处理和库存的即时更新,为安德普泰疫情期间各个业务部门的灵活生产与供应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疫情中的稳定力,则是源于安德普泰对生产标准的坚守,以及对产能优化的积累。
安德普泰始终把生产标准与产品质量的把控,视为产品供应链条中最重要的一环。该企业自有的医学级高净化标准工厂,配有医药级卫生标准建造的10万级净化车间,以及全自动设备灭菌线;生产工艺用水为二级反渗透+EDI设计,能有效保证用水的品质,避免杂质成分的掺入;此外,工厂还引进多套德国进口的优质设备,配合独特的制造工艺,能够保证产出品质地均匀,品质稳定。同时,安德普泰拥有全员参与的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体系,即使在疫情当下,也严格执行严于国家或行业标准的内控标准,并保持对供应商管理工作的高度关注。
保障产能方面,安德普泰的分布式工厂系统与骨干员工在本轮疫情中都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依托分布式工厂系统,安德普泰有效减少了人工的参与,使工厂的生产流程得以简化,高效运转,大幅提升了产能。此外,在吉林宣布可以复工复产后,安德普泰最大的生产工厂号召几十名员工组建了一支“复产者联盟”——由总经理带头封闭式管理,吃住在工厂,切实依照国家防疫政策,实行闭环复产,有效保障了产能,并满足了市场对于产品的供应需求。
勤耕不辍 厚积薄发
疫情尚未明了,但是安德普泰始终把目光放在更为长远的建设和发展上。安德普泰基于自身皮肤学级护肤品集团的定位,坚持“内功修炼”深耕医研创新,并积极响应“十四五”规划,推进构建并完善以企业为主体、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的创新体系。
仅今年,安德普泰就先后与中科创新研究院化妆品技术与应用中心、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新材料与化工学院等科研机构及院校达成并推进了重要的产学研合作,建立了“产学研实践基地”和“联合创新实验室”,基于双方的资源互补,开展联合创新攻关,推进课题共创与人才培养,逐渐形成能够有力推动企业和行业进步发展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为后疫情时代的用户需求响应、研发和生产工作不断积累强劲势能。
打铁还需自身硬。应对变化与多样性是化妆品企业在疫情下的主要课题,只有不断建设企业核心能力——加强对市场需求与环境变化的认知,积极审视并优化研发创新、生产制造、供应策略等多个环节,持续积累灵活性与稳定力,才能够在重重挑战中跑出“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