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药监局正式发布《关于发布支持化妆品原料创新若干规定的公告》,推出多项举措——将进一步鼓励化妆品原料创新,要对符合一定条件的拟在我国率先上市使用、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结合我国传统优势项目和特色植物资源研发等新原料,实施提前介入、全程指导,提升新原料研发质量和应用的速度;持续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原料协同创新体系,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全方位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皮肤学级护肤品品牌集团安德普泰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在原料创新上不断发力。近期,由安德普泰与深圳杉海创新张嘉恒教授团队共同开展的一项《双超分子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羧甲基壳聚糖的制备:结构、抗氧化及抗炎特性》创新研究成果,在国际顶尖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IF=7.7)正式发表。作为化学、高分子科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等领域的国际顶级学术杂志,该期刊以发表全球范围内天然大分子化学和生物学相关的创新成果而闻名。
此次研究聚焦的化妆品原料名为EGC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是一种从茶叶中分离提取的儿茶素类单体。该原料在帮助消费者解决抗氧化、抗炎、抑制黑色素、解决油性敏感肌肤问题方面具有十足潜力,但却因稳定性和透皮性不佳而限制了其应用。
经过研究团队的不懈努力,最终成功制备出双超分子CC-EGCG,显著提升了该原料的稳定和透皮表现。同时,与单一EGCG相比,双超分子CC-EGCG在抗氧化能力、抑制黑色素能力方面的功效表现也更加突出,能更有效地深入皮肤角质层,帮助肌肤抵御自由基侵害,延缓衰老,抑制黑色素生成,提升美白效果。
此外,研究数据亦显示,双分子CC-EGCG在解决油性敏感肌肤常见的痤疮、出油和炎症问题方面,也有着显著效果——0.5%的双超分子CC-EGCG对5α-还原酶的抑制率高达86.61%,使用后皮肤油含量明显降低,痤疮体积也明显减小;同时有效抑制炎症因子IL-1α、IL-8和PGE-2的表达,舒缓肌肤炎症,增强肌肤的耐受性。
考虑到EGCG作为一种从茶叶中提取的原料,其有效成分的含量和浓度会受到茶叶的品种、生长环境、采摘时间、加工工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安德普泰在开展联合创新研究的同时,携手黔西南州国有普林白林场建立了“特色植物种质资源保护研发基地”,全面开展针对我国最古老古树茶种“四球古茶”的保护性开发应用,持续为消费者探寻更安全、更高质量、更具有中国特色的化妆品原料,构筑原料安全与功效壁垒。
研究数据显示,四球古茶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含量,明显优于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等传统名贵茶种,其中儿茶素类(EGCG)成分含量尤为显著。未来,安德普泰将应用这一创新研发成果于旗下芙清、芙润、芙芙品牌具有抗氧化、控油、祛痘和舒缓功效的皮肤学级护肤品中,为油性敏感肌肤人群带来新的护肤选择。
此次研究成果能够得以获得国际顶尖学术杂志的认可,离不开安德普泰在原料与技术创新方面的长期投入与建设——安德普泰坚持践行皮肤学级标准ST2UP,通过自主建立的“中国特色植物资源研究开发平台”、“化妆品原料及产品体外活性筛选研究平台”、“安德普泰&沂蒙山连翘研究中心连翘联合研究及种植基地”等原料创新研究平台,持续开展针对化妆品特色功效成分的筛选、研究、开发及应用工作。截至目前,安德普泰已积累包括Telerin2.0、连翘提取物、莪术提取物、TH7在内的17项授权发明专利,立足“中国特色植物”,建立起坚实的原料创新护城河。
展望未来,《公告》中一系列政策的发布,为化妆品原料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安德普泰将继续紧跟政策步伐,加大研发投入,围绕市场与消费者需求,结合前沿技术创新,开发出更多高效且安全的中国特色植物原料,与各方携手共同推动化妆品行业创新持续发展。
/
阅读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