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Home page
  • 关于安德普泰
    About Underproved
  • 医学研发
    Medical R&D
  • 产品与服务
    Product Service
  • 荣誉与责任
    Honor and responsibility
  • 最新资讯
    Latest News
  •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 首页 >
  • 安德普泰最新研究——“平平无奇”壬二酸竟然是地表至强成分?
  • 2024.11.08 来源: 安德普泰
  • 这些看似毫不相关的皮肤问题 竟然都能被同一个成分解决?

    日前,安德普泰在以“皮肤医学综合研究”为特色的前沿国际期刊《临床化妆品和研究性皮肤病学Clinical Cosmetic And Investigational Dermatology》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壬二酸的作用机制及其临床应用”的学术文章。

    这篇文章基于近年行业前沿成果与多维研究视角,高度综述了壬二酸作为一种“潜力股”成分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并围绕这一成分在解决寻常痤疮、玫瑰痤疮、黄褐斑及斑秃等多种皮肤问题中的应用价值与研究进展,进行了更为全面的探讨。同时,这一研究为壬二酸在临床和美容领域的后续应用,提供了扎实的理论支持,并有助于促进全行业对该成分开展进一步研究。

    壬二酸使用指南:名副其实的痘痘&斑点“杀手”

    壬二酸会不会很刺激?安全吗?

    壬二酸局部使用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归类为B类,即使是孕妇也可使用。一般应用下,壬二酸适用于12岁及以上人群。

    局部应用15%或20%的壬二酸具有良好的耐受性,没有显著的系统性不良反应或光敏性报道。

    壬二酸偶发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轻微且短暂的刺痛、烧灼或瘙痒感,敏感性皮肤建议谨慎使用。

    壬二酸浓度越高效果越好吗?

  • - 临床应用中,最常用的壬二酸浓度为15%和20%;
  • - 偶尔也会使用更高浓度30%来治疗顽固痤疮;
  • - 化妆品种的壬二酸浓度通常较低,并与其他成分结合使用;
  • - 虽然较高浓度可以增强皮肤吸收,但也增加了副作用的风险;

  • 壬二酸的各种剂型如何挑选呢?

  • - 壬二酸的经皮吸收相对较差,吸收程度与浓度和剂型关系很大;
  • - 研究表明,涂抹单剂量的壬二酸乳膏后,保留在角质层中的药物大约为3–5%;
  • - 使用凝胶剂型时,经皮吸收率可增加到 8%;
  • 壬二酸(不为人知版):祛痘明星也管脱发?

  • - 本篇研究还报告了壬二酸在斑秃、毛囊炎和女性型脱发等疾病的临床应用;
  • - 相关研究表明,脱发相关问题的发作机理与免疫系统及炎症高度相关;
  • - 有关壬二酸的过往临床研究,曾评估20%壬二酸乳膏治疗斑秃患者的效果,并得到了20%壬二酸是治疗斑秃患者的有效局部治疗方法的结论*;
  • - 此外,针对经常反复发作的毛囊炎问题,亦有临床研究表明,15%壬二酸泡沫可能是治疗或辅助治疗毛囊炎的有效方法*;
  • *1. Sasmaz S, Arican O. Comparison of azelaic acid and anthralin for the therapy of patchy alopecia areata: a pilot study. Am J Clin Dermatol. 2005;6 (6):403–406. doi:10.2165/00128071-200506060-00007 Draelos ZD. Examining 15% azelaic acid foam for the treatment of folliculitis: a pilot study. J Clin Aesthet Dermatol. 2020;13(4):36–38. Hermanns JF, Petit L, Piérard-Franchimont C, et al. Assessment of topical hypopigmenting agents on solar lentigines of Asian women. Dermatology. 2002;204(4):281–286. doi:10.1159/000063359 Thanomkitti K, Pruksaeakanan C, Subchookul C,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opical 5% azelaic acid solution versus 2% minoxidil solu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female pattern hair loss. Siriraj Med J. 2023;75(12):887–893. doi:10.33192/smj.v75i12.266001 Jansen T. Azelaic acid as a new treatment for perioral dermatitis: results from an open study. Br J Dermatol. 2004;151(4):933–934. doi:10.1111/ j.1365-2133.2004.06202.x Yang G, Bordeaux J, Ou J-C. Prospective right/left comparison of azeleic acid and cetaphil for treatment of keratosis pilaris. J Am Acad Dermatol. 2012;66:AB167.

    安德普泰×壬二酸的皮肤学级实践:芙清壬二酸清痘精华乳

    微米级壬二酸 更好渗透 更好吸收

    发挥壬二酸“地表至强”功效 一箭四雕

  • /

    阅读下一篇

    /

  • 最后一页
  • 返回企业动态

    返回首页

  • ©
  • 中国装备协会皮肤病与皮肤美容专业委员会委员单位
  • 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专业委员会企业委员单位
  • Beijing UnderProved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 tel:
  • 京ICP备18032874号-2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扫一扫关注官方公众号

    安德普泰官方微博 安德普泰官方小红书